綿陽市三臺縣治理農業面源污染 助推人居環境提升
日期:2022-11-21 09:42:24
農業面源污染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的重要任務,也是城鄉環境綜合提質的“隱蔽工程”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和城鄉環境綜合提質開展以來,三臺縣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在指導全縣抓好農村環境整治“五清”的基礎上,認真履行部門主責,聚焦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、秸稈綜合利用、綠色種養循環、化肥農藥減量、農業環保問題整改等五大重點,持續抓好農業面源污染治理,助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和城鄉環境綜合提質。
(一)全面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。不斷提升養殖廢棄物資源化設施設備配套水平,鞏固全縣215家養殖場(戶)糞污處理設施改造提升成果,持續支持重點企業10萬噸有機肥糞肥處理中心能力建設。積極推進以糞污資源化利用為重點的畜禽標準化養殖,全縣市級以上標準化養殖場80余個,畜禽規模化生產比重達65%以上,全縣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95%以上,大型養殖場資源化利用設施設備配套合格率100%。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和標準化養殖,有效杜絕了養殖場違規排放。
(二)大力開展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。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,把秸稈綜合利用作為秸稈露天禁燒的有效手段、地力提升的簡捷路徑、循環農業的重要內容、資源利用的首要任務。積極推進全縣秸稈“收、儲、運”體系建設,因地制宜抓好秸稈“五化”利用。據初步統計,2022年全縣秸稈產生量99.85萬噸,可收集量90.46萬噸,綜合利用量87.17萬噸,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6.36%。秸稈綜合利用率的提高,有效杜絕了秸稈露天焚燒、堵塞河道、阻擋道路等現象,極大地減輕了農村“五清”壓力。
(三)全域推進綠色種養循環示范。積極爭取全國綠色種養循環試點縣,緊緊抓住該試點項目3-5年時間機遇,分批次在全縣全域推進綠色種養循環示范。2021-2022年開展糞肥還田示范14個鄉鎮15萬畝,組織收集運輸固體糞肥12萬噸,推廣使用商品有機肥1.5萬噸5萬畝。通過全域推進綠色種養循環示范,徹底打通畜禽糞污轉化為肥料的通道,形成資源節約型、環境友好型農業生產體系,減少農業面源污染和農業廢棄物生成,實現畜禽養殖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。
(四)扎實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化工作。推進科學施肥減量,推廣運用測土配方施肥、農作物秸稈還田、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、有機肥替代化肥、水肥一體化、種肥同播等技術,提升全縣科學施肥水平。全縣年糞肥資源化利用量達530萬噸,作物專用配方肥實物施用量達2.5萬噸,水肥一體化施用達10萬畝次,縣域范圍內化肥施用量持續負增長。推進統防統治控量,全面抓好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,開展生物農藥替代化學農藥試驗示范,建設IPM綠色防控示范區,開展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70萬畝.年以上,全縣農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。
(五)持續鞏固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成效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,以解決農業面源污染問題為抓手,持續鞏固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治理成果,扎實開展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“回頭看”,常態化開展畜禽水產養殖、農藥化肥減量化、屠宰行業、長江十年禁捕等專項整治行動。全縣涉及農業環境相關問題11件督辦件已全面整改到位,整改成效得到長期鞏固。
文章轉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必刪
聯系我們
全國服務熱線
18380160036
公司:成都本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
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匯源智能產業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