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河南淮濱:50年老渠煥新生 抗旱保苗護豐收
“這水來得太及時了,再曬兩天,苗可真就蔫巴了!”在河南省淮濱縣張莊鄉長溝村水稻田里,正午的陽光曬得泥土發燙,但一條條灌溉水帶正“滋滋”地向干裂的田壟噴水。幾位村民踩著沒過腳踝的泥水,正挪動著水帶噴頭,讓水流均勻浸潤每一株稻苗。連日來,淮濱縣遭遇持續高溫少雨天氣,農田旱情逐步顯現。為守護秋糧豐收希望,...
2025-07-30
-
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聽取當前防汛抗旱情況和下一步工作安排匯報 審議通過《自然災害調查評估暫行辦法》 部署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有關舉措
國務院總理李強7月2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,聽取當前防汛抗旱情況和下一步工作安排匯報,審議通過《自然災害調查評估暫行辦法》,部署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有關舉措。會議指出,當前已進入“七下八上”防汛關鍵期,要以“時時放心不下”的責任感,樹牢底線思維、極限思維,立足防大汛、抗大災,擰緊責任鏈條,進一步強化...
2025-07-28
-
旱區農業高質量發展的“楊凌答卷”
前不久,農業農村部發布2025年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公告,全國153個小麥新品種通過國審,其中楊凌選育的品種達16個,占比10.46%,創歷史新高。僅2021年以來,楊凌就有507個植物新品種通過審定登記,其中國審主要農作物新品種72個。這份亮眼的成績單,讓楊凌“種業硅谷”“現代農業‘國家隊’”的地位更加堅實。作為我國首個國...
2025-07-25
-
筑牢糧倉根基 賦能黑土生金 ——黑龍江省建設高標準農田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紀實
在黑龍江省綏化市望奎縣衛星鎮水二村,村黨支部書記劉堯踩著新修的混凝土田間路笑著說:“過去雨天穿靴子都陷腳,現在穿拖鞋就能下地。路通了,大機械進出自如,收糧車直接開到地頭,糧商再沒理由壓價了。”他的笑容里,藏著黑土地上的時代變遷。黑龍江永久基本農田面積2.03億畝,擁有典型黑土耕地面積1.56億畝,占東北典型...
2025-07-23
-
小崗村打造高標準農田升級版:“崗地”變“良田”種出“高產糧”
盛夏七月,萬物競秀。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小崗村內,濃綠的稻浪隨風起伏,噴灑農藥的無人機穿梭其間,遙感數據實時傳回控制中心。這片曾經點燃中國農村改革火苗的土地上,正書寫著新時代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答卷。不遠處,工人們正在緊鑼密鼓地鋪設3.6公里的排灌渠道,安裝197套智能閘門和20套土壤墑情儀——這是小崗村4300...
2025-07-21
-
“良心工程”筑牢沃野糧倉——黑龍江省望奎縣打造高標準農田紀實
盛夏時節,走進黑龍江省望奎縣衛星鎮水二村高標準農田項目區,平坦的機耕路在蒼翠的田野間蜿蜒,茁壯的玉米正在盡情地汲取地頭的水肥一體化灌溉系統輸送的養分。這個項目區實施高標準農田3.58萬畝,包括土地平整、渠道襯砌、水肥一體化、機耕路等建設內容,將過去的低產田建成了高產田。望奎縣地處黑龍江省綏化市寒地黑土核...
2025-07-18
-
夏糧“闖關奪隘”有底氣
“雖然今年比較旱,但小麥的產量比去年還增加了,平均畝產1200多斤,多虧了高標準農田和各種灌溉設施。”河南省新鄉市延津縣明鑫農業家庭農場負責人秦春明說。秦春明的種麥實踐正是今年夏糧“闖關奪隘”歷程的生動縮影。面對病蟲害侵襲、持續干旱、收獲期天氣突變等多重嚴峻挑戰,各地農業農村部門依靠一套環環相扣、精準發...
2025-07-16
-
甘肅武山:東西協作結碩果 產業振興譜新篇
夏日的武山大地,處處涌動著產業振興的熱潮:在洛門鎮的蔬菜種植基地,標準化大棚里的黃瓜、番茄掛滿枝頭,正通過冷鏈物流發往東部市場;在縣城工業園區的農產品加工車間,工人們忙著將鮮筍、花椒深加工,包裝成精美的禮盒;在電商直播間內,主播熱情地向網友推介武山特產,訂單實時滾動……這一幕幕生動場景,正是武山縣借...
2025-07-14